明治時期以後,伴隨著以帝國大學為中心的大學和學術界編制的建立,近代日本在攝取西洋近代的學問體系和大學制度的過程中,中國學及東洋學作為哲學或歷史學的一環而成立。首先,以東京帝國大學為中心,井上哲次郎.服部宇之吉等人自江戶.德川時期的儒學、漢學傳統,參考西洋哲學的構成,形成了所謂的支那哲學.東洋哲學。再來,以京都帝國大學為據點,內藤湖南.狩野直喜等人攝取了清朝考證學和法國支那學,成立了京都支那學。而東京帝國大學的白鳥庫吉、慶應義塾的那珂通世、於早稻田大學執教的津田左右吉等人,確立了承襲西洋近代之實證主義的東洋史學,並成立文獻批評.史料批評的方法。其他,以舊滿鐵調查部為首,戰前的各種調查機關所進行之中國社會的實地調查,雖然配合國家政策的意味濃厚,但這些調查反映了中國基層社會的實態,這在當時的學術界是很稀少的,也因此成為了戰後地域研究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先驅。本演講除了整理其發展脈絡外,並針對其意義以及時代限制、功過等,以批判的角度一一定位,並進行概論式的解說,進而闡明近代日本人的中國.亞洲認識之一斑。